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诗词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诗词论文 ›› 文章正文

谈小学古诗教学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4月06日 09:37 浏览次数:1260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2503

三.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在古诗中比比皆是,至于遣用虚词,更达到了十分“吝啬”的程度,所以句与句,甚至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加难以领悟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知难而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毫无疑问,这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
  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集中地生动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了解了这些,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进而让学生展开想象加以译说,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诗人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的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出事物的;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拟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平明寻白羽毛,没在石棱中。”(借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等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不管是白描手法还是修辞手法,追求的都是语言艺术。这些诗句若能细细品味,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古诗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教师可借助古诗的教学,诱导学生从中开智力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